经仑伐替尼治疗后获得部分缓解(PR)和病情稳定(SD)的患者,甲胎蛋白(AFP)有明显下降,AFP基线与仑伐替尼治疗四周后的数值为2.047±1.148vs1.796±1.179(P<0.001),这预示着好的临床疗效。显然,此真实世界研究不但印证了REFLECT研究结论,更显示出优于该权威数据的ORR,为临床使用再添信心!
乐伐替尼(仑伐替尼)是一个多靶点的抑制剂,靶点包括VEGFR-1、VEGFR-2、VEGFR-3、FGFR1、PDGFR、cKit、Ret,获批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肾细胞癌(RCC)和肝细胞癌(HCC)患者。
肝细胞癌(即肝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人类常见癌症之一,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病人在中国。医生建议晚期及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通过服用靶向药物进行抑制癌症。乐伐替尼(仑伐替尼)是新型的多靶点抑制剂,会通过多个靶点对肿瘤产生综合的抑制作用,乐伐替尼目前已经批准用于肝癌患者的治疗。
REFLECT研究临床数据显示,仑伐替尼相对于传统靶向药索拉非尼,在无进展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客观缓解率方面均取得了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临床意义的显著改善,尤其是在中国亚组人群中观察到更加显著的疗效。
未接受过TKI治疗和接受过TKI治疗的患者,在年龄上有差异。仑伐替尼治疗随访至4周和12周,两组患者在肝储备功能、不良事件(AE),以及PFS和OS上没有明显差异。根据mRECIST评估标准,仑伐替尼治疗到4周(n=52)时,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是38.5%和80.8%;到12周时(n=37),则分别为32.4%和70.3%。
经仑伐替尼治疗后获得部分缓解(PR)和病情稳定(SD)的患者,甲胎蛋白(AFP)有明显下降,AFP基线与仑伐替尼治疗四周后的数值为2.047±1.148vs1.796±1.179(P<0.001),这预示着好的临床疗效。显然,此真实世界研究不但印证了REFLECT研究结论,更显示出优于该权威数据的ORR,为临床使用再添信心!
安全性方面,在仑伐替尼组中观察到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高血压、腹泻、食欲降低、体重减轻和疲劳。
2018年9月,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仑伐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uHCC)的一线治疗。至此,索拉非尼占据肝癌一线治疗独家地位的局面被打破!
以上是不可切除肝癌一线药物乐伐替尼的治疗效果详细情况,希望能帮助到您!
想了解更多关于癌症靶向药/免疫治疗的相关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或点击咨询,7*24小时响应服务需求,服药指导,临床研究,报告解读,膳食指导;欢迎添加慢病顾问,一对一暖心咨询服务,我们是您对抗病魔路上最好的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