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显示EGFR突变体外显子2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优于多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
这一发现是基于中国对EGFR外显子20突变患者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实际研究结果.
化疗作为EGFR突变体外显子20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或二线治疗,显示出优于多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这一发现是基于对中国最大的一项关于egfrexon20突变患者的真实研究的结果。从中国不同机构的病历中提取
数据,并对中国患者的治疗模式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确定两者之间的差异与EGFR-TKIs、
相比,接受化疗的患者共有来自99个不同机构的165份病历。在这些患者中发现39个分子变异,其中大多数(23%)有V769_D770insASV。第二位最常见的插入是D770 U NT71insSVD,17.6%的患者有此发现。一些患者有共同存在的遗传改变,包括p53突变(65%)、egf扩增(13.5%)、pten突变(10.8%)、pik3突变(7.7%)、mycamplifisation(6.2%)、rb1突变(6.2%)、双缺失多态性(6.2%)和1例外显子19缺失和T790M(0.6%)。23%的患者在基线检查时有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
就治疗类型而言,评估记录中的化疗方案主要包括培美曲塞、多西紫杉醇、紫杉醇、吉西他滨和白蛋白结合紫杉醇(Abraxane)联合铂类化疗加或不加贝伐单抗(阿瓦斯丁)。第一代EGFR-TKIs主要用于gefitinib(Iressa)、erlotinib(Tarceva)和icotinib(Conmana),仅在中国批准和销售。唯一使用的第二代EGFR-TKI是afatinib(Gilotrif)。一些患者还接受了第三代EGFR-TKI、奥西米替尼(Tagrisso)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最常见的pembrolizumab(Keytruda)和nivolumab(Opdivo)被用于某些患者。127例egfrexon20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100例获得了一线治疗的
数据。总的来说,84名患者接受了一线化疗,16名患者接受了EGFR-TKIs。接受化疗的患者中位PFS为6.5个月(95%CI,4.9-8.1),而接受EGFR-TKIs(HR,0.323;95%CI,0.174-0.598;P<0.001)的患者中位PFS为2.9个月(95%CI,2.1-3.7)。接受化疗的CNS转移患者中位PFS明显延长。化疗导致中位PFS为3.6个月(95%CI,0-8.0),用EGFR-TKIs治疗导致中位PFS为2.0个月(95%CI,0.8-3.2)。
在第二行治疗时(n=52),化疗和EGFR-TKIs的中位PFS分别为4.0个月(95%CI,3.2-4.8)和2.0个月(95%CI,1.1-2.9)(HR,0.700);95%可信区间,0.357-1.374;P=0.342。
在选择接受贝伐单抗化疗的患者(n=39)中,与未接受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HR,1.409;95%可信区间,0.814-2.437)的5.6个月(95%可信区间,2.8-8.4)相比,中位PFS在7.5个月(95%可信区间,2.8-8.4)时更长;
最后,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n=10)治疗的小组患者中,单药治疗的患者中位PFS短1.7-2.3个月,联合治疗的患者中位PFS短1.5-6.7个月。
以确定化疗对EGFR-TKIs的PFS益处,分析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对全身化疗药物、各种靶向药物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使用肺肿瘤、外周血或胸膜液活检标本检测EGFRexon 20突变。然后用聚合酶链反应或下一代测序鉴定突变。
Ef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