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毒性反应与遗传差异表现为何

卡培他滨毒性反应与遗传差异表现为何

最新试验表明AZD9291有望用于治疗抵抗性非小细胞肺癌

   AZD9291 是第三代EGFR突变抑制剂,对于T790M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不过AZD9291对于野生型EGFR的效果很小,因此比现有的EGFR抑制剂副作用更小。大约50%的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产生抗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会发生第

  卡培他滨毒性反应与遗传差异表现为何?卡培他滨为5-FU的前体药物,进入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大量代谢为5-FU而发挥作用。卡培他滨的代谢主要经二氢嘧啶脱氢酶(DPD)转化为氟二氢尿嘧啶(DHFU),进一步裂解为α-氟-β-丙氨酸(FBAL)从尿中清除。DPD酶是卡培他滨代谢的关键酶类,其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卡培他滨的代谢速度,编码DPD酶的基因突变导致DPD酶活性降低或缺失会导致活性产物5-FU的蓄积,增加毒性反应的发生。

  目前的研究表明,导致DPD活性降低的最常见的DPYD突变位点是DPYD*2A突变,杂合突变型会导致DPD酶的活性降低30%-70%,纯合突变型会导致酶的活性完全缺乏。案例中的患者正是由于编码DPD酶的DPYD基因发生杂合突变,导致DPD酶的活性降低,进而使卡培他滨代谢减慢,蓄积在体内引起毒性反应。

肺癌患者用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疗效胜于传统化疗

  近些年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更多的医疗工作者为了解决癌症这一医疗难题不断研发抗癌新药和抗癌新疗法,其中以癌症免疫疗法最为突出,德国 Grosshansdorf 肺部诊所的 Reck 博士在 介绍了 III 期 KEYNOTE-024 研究,该试验证实 派姆单抗 (Pembrolizumab

卡培他滨